研究背景

中国是世界上仅次于印度的(2011年印度的性别比为106.4:100)男性比例最高的国家:2010年中国人口性别比为104.9 :100,而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和印度除外)为98.5:100。中国的性别失衡,不论是从规模还是对21世纪人口数量及结构的影响上,都属于有资料记载的人类人口史中前所未有的新情况。

这种成年人口的性别失衡,部分源于代际数量差距。事实上,在出生人口逐年下降的同时——中国出生人口从70年代开始大幅下降——出现了男孩数量相较于比他们年纪稍轻的女孩数量更多这一情况,考虑到丈夫一般要比妻子大的婚俗,一旦这些男孩成年进入婚姻市场,他们将要娶的正是这些比他们年纪稍轻的女孩。

另外,男孩增长速度过快也是性别失衡的原因之一,而男孩增长速度过快又是因为对出生前和出生后的女孩都存在着严重的歧视(性别选择性流产、对女孩照顾的忽视而导致女孩夭折)。至于形成这些歧视的原因,则是在严格生育政策背景下存在的强烈的男孩偏爱。

性别失衡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由于婚姻市场上女性伴侣短缺形成的男性婚姻挤压,。

婚姻市场上女性伴侣数量的减少会导致“被动失婚”男性数量显著增加、夫妇之间年龄差距加大以及婚姻流动加剧。长远而言,如果生育率保持稳定,那么女性短缺,也即母亲短缺,会导致人口出生率下降,从而引起人口增长速度减缓。

性别失衡所导致的人口学后果已经得到了广泛研究,但研究婚姻市场和性市场女性伴侣匮乏所引起的个人实践和个人行为的转变,研究利益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个人策略,以及研究女性伴侣匮乏给社会、生活状况、性行为和两性角色带来的影响,都亟需大量探索。然而,对每个人而言,无论是女性还是男性,都不得不适应这个新的社会环境和人口状况。

为了考察对女性的歧视和性别角色的不平等如何在女性伴侣减少这一特殊背景下不但得以维持甚至进一步增强,“挑战中国性别失衡”项目准备以男性的行为和认知为研究对象。